编曲人简介:冯丽朱
毕业于交通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音乐组(现已更名为交大音乐研究所),主修作曲。 曾获文建会所主办的《音乐‧ 台北海内外青年作曲家音乐创作比赛》佳作, 民国90年受交通大学之委托,改编交大校歌为管乐版本(曲名:思源忆声), 并亲自指挥交大管乐团演出, 其录音并收录于交大校歌专辑CD中。 指挥方面,曾任交通大学管乐团指挥, 并获省赛优等之佳绩; 民国85年获聘为台南一中校友管乐团常任指挥至今。其间多次于全省巡回,演出深受好评。目前任教于桃竹苗地区音乐班、新竹爱乐管弦乐团指挥以及大学通识课程。
创作理念:
「台湾民谣映像」取材源于两首早期台湾民谣:「望你早归」以及「阮若打开心内的窗」。创作此曲来自于两个动机:作曲者本身为台南一中校友管乐团常任指挥,特为该团首次于国家音乐厅演出之音乐会创作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另一动机乃作曲者任教国内大学音乐欣赏通识课时,有感于年轻一代学生对早期台湾民谣不甚熟悉,故选择以此作为创作题材,祈愿唤起年轻人对优美而寓意深远的台湾民谣能有新的感动。
作曲者并未选择数首台湾民谣串联,而刻意选择此两首民谣做为素材,利用作曲手法将此两首民谣巧妙连结。在音乐上,采用平行调的转换(由f小调转为F大调)来代表心境上的转变;在动机上,两首民谣开头的前五个音,除了调性不同外,于音程上完全相同,有极高的相似性。故在曲中的衔接段落,作曲者刻意将这两首的相同动机做了并列、重迭或切割的处理,最后一段则以多声部对位做为结束。另外较为特别的是,作曲者在乐曲的开头与衔接处,于音乐意境上使用许多留白。不同于一般西方管乐曲倾向厚重而饱满的音响,作曲者希望这首乐曲可以让听众有更多听觉冥思的空间。
此外,作者还希望透过这个作品传达某些寓意。第一段「望你早归」象征台湾人悲情的过去,但第二段「阮若打开心内的窗」则象征台湾人在艰困的环境之下,仍不向命运低头,终能打开心窗乐观面对人生。作曲者祈愿在优美的旋律与深远的寓意下,我们都能抛开过去的伤痛而迎向人生的光明面!
演奏注意事项:
这首曲子主要由两段风格相异的台湾民谣所组成,共分前奏、主奏1 (望你早归)、间奏、主奏2 (阮若打开心内的窗—慢板)、间奏、主奏3 (阮若打开心内的窗—快板)、主奏4 (阮若打开心内的窗—赋格)所构成。除了演奏上须掌握两首原创民谣的曲风外,亦须适切地诠释各段不同的变奏。
前奏 (m.1~m.19) 是全曲合奏上较为困难的一段,除了要注意各独奏乐器衔接的流畅性外,适当的弹性速度(尤其休止符长度)之掌握非常重要,在这段乐曲中适切的留白比填满音乐更能营造孤寂哀伤的意境。
主奏1 (望你早归) 的双簧管solo (m.21~m.28)若乐团无时,虽可以用中音萨克斯风来代替,但因其声量音色都较双簧管突出,替代演奏时务必小心控制,如此一来在第二次中音萨克斯风真正演奏solo时 (m.45~m.48)才能产生层次感。
主奏2 (阮若打开心内的窗—慢板) (m.78~m.126)在乐曲结构上属于铜管及木管群之重奏,演奏上必须注意各声部的线条(特别是第二部及第三部),勿仅是单纯和声的填充,必须适时地表现出独立的旋律线。
主奏3 (阮若打开心内的窗—快板) 演奏时必须注意小号群的第二旋律线音量及音色上的控制,必须轻快而优美地演奏,不可盖过主要旋律的长笛与竖笛群。
主奏4 (阮若打开心内的窗—赋格) 此段各声部必须能清晰地表现出各自独立之旋律线条,切勿粗暴沉重,尤其注意低音铜管于速奏上仍能保持正确的奏出Bass声部。